90后博士融资7亿:具身智能赛道为何引爆全球资本?
日期:2025-07-04 14:00:10 / 人气:4

一笔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的超级种子轮融资,让90后创业者周衔和他创立的Genesis AI站上全球科技舞台中央。这家成立仅半年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不仅创下硅谷该领域种子轮最大融资纪录,更折射出一场关乎未来十年科技竞争的产业变革——当数字AI的突飞猛进遇上物理世界的“笨拙”机器人,一场围绕“通用机器人”的竞赛已悄然打响。
一、90后学霸的“造物”野心:从咖啡拉花到开源神器
年轻团队撬动千亿赛道
创始人周衔出生于1994年,18岁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后以最高荣誉毕业;2017年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机器人博士学位,师从机器人感知与控制领域权威Katerina Fragkiadaki教授。2024年底,他联合卡内基梅隆大学、清华、北大、MIT、斯坦福等10余家顶尖机构开源发布生成式物理引擎Genesis,短短数月便成为GitHub上最大的具身智能开源项目,被业界视为“看到具身智能未来”的里程碑。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关键一跃
Genesis的核心突破在于将物理引擎与生成式AI结合,能依据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4D物理世界——无论是机器人操作策略、角色运动还是交互式3D场景,均可通过算力模拟试错、快速迭代。周衔的愿景远不止于此:他希望打造通用机器人,让机器自动执行从实验室到家庭的重复性任务,真正实现“体力劳动自动化”。
目前,Genesis AI创始团队约20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汇聚了来自英伟达、Meta、Liquid AI等巨头的年轻科学家:
许臻佳:2024年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师从斯隆研究奖得主宋舒然,曾任英伟达GEAR团队真机系统负责人;
王尊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师从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Daniela Rus,曾任Liquid AI大模型研究科学家;
乔怿凌:马里兰大学博士,师从图形学泰斗Ming C.Lin和机器人学泰斗Dinesh Manocha,获Meta奖学金;
Théophile Gervet:1995年出生,周衔校友,曾任具身智能独角兽Skild AI创始成员、Mistral AI研究科学家。
二、资本狂飙:中美具身智能赛道“双城记”
硅谷纪录:华人团队刷新种子轮天花板
本周,Genesis AI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由Khosla Ventures、Eclipse联合领投,谷歌前董事长Eric Schmidt、欧洲科技大亨Xavier Niel、红杉中国等参与投资。这一金额不仅超越此前AI视频赛道Pika的5500万美元纪录,更成为硅谷历史上华人团队斩获的最大规模种子轮。“我们看好Genesis AI打造跨任务通用机器人基础大模型的路径。”Khosla Ventures合伙人表示。
中国军团崛起:融资规模与产业落地双突破
大洋彼岸的中国,具身智能赛道同样热火朝天:
银河通用:成立仅一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最新轮融资超11亿元,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国家开发银行等,创下单笔及累计融资额纪录;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吉利等巨头入局,股份制改造被解读为IPO前兆;
帕西尼:A轮融资数亿元,TCL创投、商汤国香等联合加持。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5年国内机器人赛道相关融资事件已达163笔。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100》报告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核心企业中,56家来自中国,中国占据全球63%的份额。“国内企业家既卷技术,也卷交付与场景落地,优势明显。”首程资本总裁叶芊指出。
三、技术攻坚与商业化的“双重突围”
通用机器人的“终极诱惑”
数字AI已实现语言交互、图像生成等突破,但让机器理解并作用于真实世界的“物理AI”仍滞后。周衔的Genesis AI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灵活操作物体、适应复杂环境?其开源项目Genesis已展示出潜力——通过生成式AI快速模拟物理场景,大幅降低机器人训练成本与时间。
量产与成本:中国企业的破局关键
尽管前景广阔,具身智能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商业化落地困难等挑战。短期来看,行业需突破两大瓶颈:一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技术的稳定性;二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成本工程能力与产业集成效率上全球领先,若能率先实现通用机器人的低成本量产,有望复制新能源产业的成功路径。
四、未来展望:谁将定义下一个十年?
“一切还是未知数,到底谁能打造跨任务通用的机器人基础大模型?”Khosla Ventures合伙人的疑问,正是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当前,中美两国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领域几乎同时起跑,但竞争焦点已转向“谁能率先实现机器人量产”。
对于创业者而言,时间窗口正在关闭。“如果晚了,就只能跟大厂拼资源。”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的警示,道出了这场竞赛的残酷性。而周衔和他的年轻团队,正试图用开源生态与全球顶尖人才储备,在这场“定义未来生产力”的战争中抢占先机。
当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具身智能的爆发或许比想象中更快。正如周衔所言:“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伙伴,而非工具。”这场竞赛的终局,或将重新书写人类文明的篇章。
作者:傲世皇朝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融资热背后:交易量上涨,单笔金...07-04
- 当00后遇见“银发浪潮”:一场关...07-04
- 90后博士融资7亿:具身智能赛道为...07-04
- 梁建章对中国入境游的五个预判深...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