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SIM,谁是受益者?
日期:2025-09-15 16:07:21 / 人气:3
苹果17的发售让eSIM再次成为热点。尽管从技术角度看,eSIM并非新鲜事物,此前已有诸多分析,但这一轮传播中,国内运营商态度的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下面我们来分析eSIM推广后各方的获益程度,探究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一、最大受益方:手机厂商
技术发展历程
eSIM并非新近出现的黑科技。2011年,苹果公司申请eSIM专利;2014年,苹果发布基于AppleSIM的产品;2016年,GSMA发布eSIM规范,该规范得到多家设备商、终端厂商和运营商的支持,自此eSIM成为通用技术。
手机厂商的获益逻辑
在如今竞争惨烈的通信全产业链中,手机厂商的研发人员为寻找创新点和新卖点,以引导客户换新机而绞尽脑汁。如果电信运营商网络升级支持eSIM,手机厂商便可借此推出和销售新机型,吸引客户购买新手机,这是驱动海量客户更换新机的好机会。
苹果推eSIM的初衷是取代运营商成为入口,虽未能完全实现,但借助eSIM拉起手机销售的市场空间成为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手机厂商成为最卖力推eSIM、宣传其好处的一方,是eSIM推广的最大受益者。
二、第二受益方:设备制造商
通信设备商的现状
当前通信全产业链竞争激烈,中国区已完成5G全覆盖,设备商面临存量空间不足的问题。主导产业标准的设备商逐渐形成默契,不急于推动网络在短期内大规模升级,以避免高强度竞争和产业格局打乱。
设备制造商的获利途径
设备商一方面不想让6G过早到来,维持现有产业平衡以保障业绩;另一方面,eSIM这种规格的升级改造动作,不产生高强度竞争,不会打乱现有格局,还能收取不菲的改造升级费用。部分专业人员虽出于对技术演进的热爱推动eSIM发展,但也有一些打着技术专家旗号的人,以“技术先进”和“使用便利”为由,形成业界普遍支持eSIM的氛围,实则是给运营商增加压力,促使运营商掏钱给设备商。因此,设备制造商是eSIM推广的受益者之一。
三、第三受益方:最终客户
eSIM带来的好处
eSIM能给最终客户(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涵盖手机和物联网终端)带来一定好处,如理论上能让用户更便捷地更换运营商。
实际受益有限的原因
然而,不同运营商出于安全可控、企业自身情况、所在国家政策等因素,对eSIM的使用提出各种限制性要求,设备商虽说明操作不便责任在运营商,但这也导致用户通过eSIM更换运营商的操作不统一且可能不简单。此外,提升便利性后可能引发安全问题,责任也由电信运营商承担。对于绝大多数客户来说,通过eSIM更换运营商是超低频次操作,且eSIM和携号转网都无法实现客户对网络自由选择的期望,转网限制和门槛永远存在。所以,最终客户虽能受益,但程度有限,排在受益方第三位。
四、最后:电信运营商
eSIM带来的挑战
运营商清楚eSIM是双刃剑,虽发展eSIM能提升用户转网入网的便利性,有助于扩大用户规模,但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入网和离网的门槛。在成熟且饱和的市场中,若一家运营商打破平衡支持eSIM,其他运营商大概率会跟进,最终终端差异化消失,影响用户决策的还是网络质量、资费和服务,运营商无法借此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实际效果不佳
eSIM曾给运营商带来一些尝试,但从实际效果看,eSIM既不会颠覆运营商,也很难带来增量,反而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物联网以及对用户ID不敏感的领域。如今运营商重启eSIM,虽可能促使运营商投入资源进行网络升级,引导客户买新手机,但很难带来新价值和新体验,对市场份额和经营结果影响不大。所以,电信运营商在eSIM推广中并非主要受益者。
五、彩蛋:媒体与投资者
媒体的收获
在产业链之外,媒体人士尤其是自媒体,喜欢eSIM这类隔一段时间就热一下的“黑科技”。一方面,这类话题有热度和流量,还容易吸引金主;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技术门槛且实际价值不高,话题很快消失,受众容易遗忘,媒体可低成本利用以前素材成文。
投资者的收益
股市里也存在类似情况,基于eSIM的消息,加上分析师和专家的解释,能炒一轮波段。一些企业股票长期下行,但可在一段时间内拉出漂亮曲线。eSIM的传播炒作比eSIM本身更能带动价值,媒体与投资者成为eSIM推广中收获较大甚至比主角更多的受益者。
作者:傲世皇朝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吴京的塌房,是老登时代的最后挽...09-15
- 轩逸裸车价不足 6 万元,A 级轿...09-15
- 净利润同比增长 16.97%,罗莱生...09-15
- 关于eSIM,谁是受益者?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