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复兴”背后的盈利困局与破圈挑战

日期:2025-05-05 20:30:45 / 人气:4


一、播客行业现状概述
近期,播客行业看似热闹非凡,听众数量超2亿,头部团队却陷入欠薪风波,平台也被传收购,行业内部并不平静。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谁在这个行业中赚到了钱?随着B站、小红书等平台纷纷入局,播客赛道能否迎来新的盈利机遇?

二、谁在播客行业中盈利
(一)热门类型播客的变现途径
灵异、罪案故事类
这类播客收听门槛低,受众广泛,在付费专辑方面较易跑通。例如古早鬼故事IP《张震讲故事》,在喜马拉雅上连载的付费专辑高达99元,其中一档播放量已超过5000万。
商业与文化类
付费节目:商业与文化类节目虽多为严肃、深度话题,收听门槛较高,付费收听不太容易推行。做科技主播8年的凤仪表示,上班族下班后更倾向于听有趣的内容放松,而非花钱听课。在拥有超1年制作经验的创作者中,仅有24.6%尝试过付费节目。除鬼故事外,热卖的付费节目多依托自主播个人IP影响力,如梁文道的《八分半》、杨天真的《高情商公式》付费人数能破万,原创播客团队付费节目远不及此水平。
品牌合作:“搞钱女权聊商业”类严肃播客大多选择与品牌合作变现。播客用户对软广接受度高,Just Pod报告显示,仅0.6%的听众听到广告会退出节目,近30%会听完全部广告。奢侈品牌在“小宇宙”年度预算接近千万级,受限于其他社媒平台监管的情趣品牌、药企、保险公司也青睐播客。不同领域品牌会根据播客覆盖的垂类人群进行投放,科技、商业杂谈类接到互联网公司推广,影视娱乐类接到剧集、院线电影访谈合作。不过,不同声量播客报价差异大,头部或机构化播客按协调价格合作,腰尾部主播因缺乏商业化经验,报价参差不齐,头部播客单集报价通常在10 - 20万元之间,一万播放量的播客商务报价普遍在1 - 1.5万元左右,《不合时宜》单条口播广告刊例价为38889元,定制单集报价为13.3万元。
(二)平台盈利情况
喜马拉雅
作为国内最大音频平台,用户基数大,2023年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03亿,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达到1580万,占据国内音频行业四分之一市场份额。但直到2023年才实现扭亏为盈,2021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和61.6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 7.18亿元、 - 2.96亿元及2.24亿元。其招股书已失效,且因盈利压力,播客业务在内容层面投入保守,2025年Q1播客业务核心指标变为只看商业化,可能加快调整站内播客商业生态。
荔枝FM
深耕播客业务多年,主要收入来源仍是音频娱乐服务(用户虚拟礼物打赏),播客业务营收不多,2023年陷入由盈转亏困境。
小宇宙
以社区氛围浓厚著称,用户规模(2023年底月活为600万左右)不敌泛音频平台,但很多主播认为其能收获更多有效用户反馈。目前虽有一些商业收入,但尚未盈利。
三、播客行业面临的困境
(一)盈利难成行业共识
“狂喜播客节”创始人关雅荻表示,绝大部分播客节目目前很难盈利,这是行业一线从业者的共识。头部播客团队报价远低于短视频、公众号图文领域头部创作者,如微信公众平台和小红书头部账号商务内容不乏40万元以上价格,是《不合时宜》单集商务价格的3倍。收入落差源于播客赛道规模体量不大以及平台商业化程度落后,国内播客听众虽学历高、消费能力强,但未真正走入大众市场,用户总量及月活相较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相差甚远,2024年中国播客广告市场收入约为33亿元,仅为短视频平台一年广告收入的零头。

(二)平台商业化困境
播客平台在商业化进程中困难重重。喜马拉雅将重心放在拉会员上,播客业务核心指标变为只看商业化;荔枝FM主要靠音频娱乐服务盈利,播客业务营收少且陷入亏损;小宇宙虽有商业收入但未盈利。平台在帮助主播与品牌对接方面存在不足,广告主对播客的认知需要培养,很多甲方按小红书和抖音订阅量给播客节目估价不合理,未考虑播客时长差异。

(三)创作者面临挑战
国内全职进行播客创作的作者仅占20%,大部分创作团队靠“为爱发电”更新,只有少量执行力、商业化能力强的团队能依靠播客盈利。创作者在商业化方面经验不足,报价混乱,且视频化转型困难。视频播客本质是中长视频,需要适应新平台传播特点,考验叙事节奏和金句设计,很多主播因没有视频化能力、本职工作限制等原因难以转型。

四、播客行业的破圈机遇
(一)社媒平台入局
2024年,微信、豆瓣、微博等图文平台完善音频功能或开启创作扶持计划;小红书大力推动播客视频化,鼓励小宇宙主播来发笔记做直播;B站和喜马拉雅在“视频播客”上有所布局,B站对入驻新主播给予千万流量和现金扶持,邀请小宇宙头部主播发布视频版节目,喜马拉雅上线站内首档视频播客节目《行走的思考》。品牌与播客合作时也有视频曝光意愿,视频播客变现天花板可能高于音频播客。

(二)视频播客的发展
虽然视频化带来新机遇,但也面临难题。播客视频化并非简单录制播放,而是类似中长视频,需要适应新平台传播特点。如《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主理人斯斯尝试直播对话形式视频化效果差,音频主打陪伴感,视频让用户看超一小时很难,考验叙事节奏和金句设计。不少深耕播客的团队因无视频化能力才选择播客,B站邀请《津津乐道》进行视频播客创作,团队未踏入视频领域,因主播有本职工作且有一定行业地位,不方便露脸,且视频化意味着创作逻辑推倒重来。

五、总结与展望
播客行业在“复兴”过程中,盈利困境和破圈挑战并存。目前,热门类型播客和部分品牌合作为创作者带来一定盈利机会,但整体盈利难仍是行业共识。平台在商业化进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创作者也面临各种挑战。不过,社媒平台的入局和视频播客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尽管困难重重,但未来若能解决盈利模式、平台商业化以及创作者转型等问题,播客行业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在音频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作者:傲世皇朝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傲世皇朝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