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小时 AI 生存挑战:探索 AI 边界与人类可能
日期:2025-06-19 21:23:49 / 人气:29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 72 小时 AI 生存挑战于 2025 年 5 月 15 - 18 日在上海展开。7 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被置于封闭空间,仅依靠 AI 工具和 100 元启动资金生存并创造,这场挑战如同一场微缩的人类未来生活预演,揭示了 AI 与人类协作的诸多可能与问题。
技术探索:突破与边界

20 岁的浙大学生陈睿轩和区瀚楠,作为 AI 原生一代,试图用 AI 全自动接单赚钱,虽未成功,却开发出能控制电脑的 Agent 。他们在绕过人机验证时,尝试了四种技术方案,从使用内测工具失败,到自研 Agent 定位不准,自建图像识别通路因资源受限受阻,最终以简单的 AI 识别框框完成验证。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技术探索精神,也暴露出当前 AI 在与现实系统交互时的局限,如对固定终端的依赖、缺乏开放接口等问题,成为 AI 普及的障碍。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 Ming 则凭借专业技术,开场就高效完成下单任务,并搭建 AI 交互环境。她还训练了能长期陪伴的 AI Agent Ethan,使其具备多种生活服务功能。但她也指出,让 AI 控制整个电脑存在技术难点,目前关键在于搭建完整的 AI 工具调用体系,许多主流 APP 未开放接口,限制了 AI 的能力发挥。
创作实践:艺术与情感的交融
AI 博士生李禹陈从阿布扎比回国参与挑战,他 “手搓” 浏览器完成购物,虽因 AI 推荐导致资金耗尽,但随后转向创作领域 。他用 AI 生成歌词、歌曲,尝试制作 MV,虽因设备限制未能实现高阶舞蹈视频生成,但最终以动漫风格素材完成作品。此外,他还利用 AI 生成走马灯式回忆录,探索 “数字永生”,体现了 AI 在艺术创作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潜力,以及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
传统影视导演利建磊作为 “非技术玩家”,在解决生存问题后,围绕影像叙事展开创作。他以 AI 效率失控和人类互助为灵感,生成时尚概念片,并以 “空难” 象征在 AI 世界中的 “断联” 体验 。他强调在 AI 上限内做减法、讲故事,认识到当前 AI 在影像创作上的局限,以及脱离互联网后创作的困难,同时也转变观念,走向与技术融合共创。
产品创新:需求与体验的平衡
独立开发者陈郅悦借助 AI 实现 “社科转码”,在挑战中她尝试制作 AI 虚拟直播产品。在解决吃饭问题时,她从编写自动化脚本失败,到利用开源框架模拟页面成功下单 。之后专注于虚拟直播间开发,采用 “ASR + 情绪识别小模型 + 大语言模型生成评论” 架构,探索隐私、表达与情绪出口,让 AI 成为人们释放真实自我的空间。
大厂产品经理十一将自身 “996” 的真实情绪融入产品,设计出 AI 插件 “牛马计时器” 。在挑战中,她从对 AI 陌生到动手实践,积累了对 AI 能力边界的认知,尽管在产品视觉和交互打磨上因 AI 难以理解审美而简化方案,但完成从 0 到 1 的产品创作,获得了满足感。
挑战意义:未来与进化的思考
五源合伙人孟醒发起此次挑战,类比 1999 年的互联网生存实验,旨在探索 AI 对普通人的意义 。他认为 AI 将如水电般融入日常,还关乎下一代教育和亲子关系的重构,体现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关系的深层影响。这场挑战是人类未来生活、教育模式和人与 AI 关系的试验田,其不确定性正是 AI 时代的魅力所在,为探索 AI 与人类共同进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场 72 小时 AI 生存挑战,不仅是参与者个人的技术、创作和产品实践,更是对 AI 时代人类生活、工作和情感等多方面的一次深度探索。它让我们看到 AI 的潜力与边界,也引发了对人类未来与 AI 关系的更多思考。
上述内容展现了挑战的全貌与价值。若你想了解挑战中某类工具的具体应用,或对 AI 未来发展方向有探讨兴趣,欢迎随时和我说。
作者:傲世皇朝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拼好房”上线:美团向上,万豪...06-30
- 特斯拉Robotaxi十年破局战:从“...06-30
- 翻译短剧出海,风口已过06-30
- 增速放缓、产能压力,润泽新能如...06-30